自今年4月以来,面对特朗普恶意挑起的关税战,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其中就包括了对稀土出口的管制措施——不得不说,此举可谓是蛇打七寸,立竿见影。
此前据路透社报道:从东京到华盛顿,中国的管制措施在各国企业和政府之间都引发了强烈地震,印度日本和欧洲等国的外交家都迫不得已急切的找中国谈判。
可有意思的是,在这众来寻求中国帮助的国家中,印度的表现却格外扎眼。这个国家虽然在努力与中国对话,可在对话的过程中却阴阳怪气,还朝中国泼脏水。
据印度的经济时报报道,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长戈亚尔一方面宣称一些公司已提交稀土出口的许可申请,但另一方面又强调“我们希望理智会占据上风,他们能获得出口的许可;这件事情…是个警钟。大家在供应链中需要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好家伙,这人明明有求于中国,却没有丝毫诚意,不仅给我们泼脏水,还隐隐向我们施压。那么印度因何如此强势呢,难道他们真不缺稀土吗?
展开剩余79%根据《观察者网》的报道,印度在去年就已经成为继日本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汽车生产国,而汽车的生产又离不开稀土磁铁。
正如印度企业给政府的一份文件中的报告所说:虽然稀土磁体在整车的成本占比微乎其微,但风险在于,即使只是少了一个零部件,整车也无法下线。
那么印度国内是否能够稀土自给呢?答案是遗憾的。根据探测显示:印度虽拥有约690万吨稀土的储量,但其国内开采和加工能力很不发达,所以稀土只能依赖进口。
那么目前谁在国际稀土市场独占鳌头呢?答案毋庸置疑,就是中国。
据统计,中国的稀土储存量高达4400万吨,占到了全世界稀土储量的40%。而且,中国在稀土领域还实现了生产技术的突破,不仅将稀土的采收率提升到了95%,还将开采时间缩短了70%。
因此中国在稀土出口领域独占鳌头,甚至还实现了加工垄断。印度想要进口稀土就只能找中国。
事实也的确如此,根据业内人士透露:印度汽车行业近年来共进口了约460吨稀土磁体,其中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中国。
也正因这样,当中国进行稀土管制以后,印度的汽车产业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据日经亚洲报道,随着稀土储备的即将耗尽,印度汽车制造商普遍担忧生产线将要陷入停摆。
印度方面自身也表示:中国的稀土管制给印度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行业带来了供应链瓶颈,将直接导致生产延迟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等问题。
如此一来,印度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样,慌慌张张的来找中国求情,希望中国能够确保对印度的稀土供应。这可就怪了,既然印度如此依赖中国,为何还要恶心中国呢?
其实,我们也是少见多怪的。回看我方与印度打交道的历史,这个国家就基本没有正常过。
例如在毛主席时代的对印反击战期间,印度明明打不过中国,但它却叫嚣着要中国答应它难以理解的苛刻条件。即使被中国解放军打垮后,它也叫嚣着自己打败中国,还洋洋自得,这算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了。
此外,到了如今莫迪上台后,他又全力推行民粹主义和宗教化,这又进一步放大了印度的这种特色,使得印度国内赢学盛行。
正如在此次印巴冲突中,明明印度遭遇惨败,但莫迪却咬牙说此次印度大胜,并组织欢庆活动,还派使团在各国游说。
在此背景下,莫迪根本不敢表现出丝毫软弱,一旦稍微有损国格,就很容易被民粹主义反噬。于是,当印度有求于中国时,他只能一面找中国谈判,一面又放垃圾话。
就算国内一些媒体和企业叫嚣着让中国向印度低头乖乖交出稀土,他也不敢进行阻挠,只能进一步高举印度主义赢学旗帜,对着中国哆嗦着唱高调。
当然,其实我国政府对这位老邻居也很熟悉,自然也不会对印度采取什么极端措施。
根据经济时报的报道:中国已经对九家印度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进行了稀土进口的批准,对于其他企业的进口请求,也在进行审查。只要符合规定(印度表现正常),中国也会予以批准。
很明显,我国政府的表态与印度政府高下立判,印度就是一个撒泼打滚的小混混,既要讨钱还不给好脸。但中国始终保持大国风度,不仅合理合规的解决问题,而且还在无声之间打破了印度造的谣言。
相信通过这个事情的对比,国际上的各国会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印度入场就是个笑话,它和真正的五常国家还差得老远。
最后不少专家分析,中国对稀土及相关磁体的出口管制可能成为长期政策。
也就是说,印度的汽车制造业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如此一来,印度这种流氓姿态恐怕也保持不了多久,就不知道莫迪政府到时候该会怎样低下身段了。
发布于:江西省九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